重回世界第一修船大國!韓國欲“鴛夢重溫”
發布時間:2020-07-23 點擊量:1986最近兩個月來,韓國航運、造船等相關產業集聚區所在的慶尚南道和釜山市地方政府正聯合各方力量,計劃在3年內投資近300億韓元(近2400萬美元),加快建設環?;?、智能化的船舶維修、改裝、改造基地。
隨著近年來全球新造船以及海洋工程裝備建造市場停滯,國際海事組織(IMO)持續推出環保新規,修船市場擴大的可能性不斷增大,已從“世界第一修船大國”寶座跌落20多年的韓國正在重建船舶維修、改裝、改造產業,利用閑置設備的同時創造更多工作崗位,韓國期望抓住第四次產業革命時代帶來的機遇,依托政府支持以及擁有數家世界級造船企業和上千家船海配套相關企業的有利條件,將修船產業打造為環?;椭悄芑a業,使韓國再次成為引領全球修船產業發展的中心。
沉淪:大型船企全部退出,世界第一修船大國“失去根脈”
從1980年到1998年的近20年時間,韓國一直是世界第一船舶修理、改裝大國?,F代重工集團的造船部門以及現代尾浦、大宇造船均承接修船業務,其中現代尾浦還是一家專業修船企業。上世紀80年代末期,現代重工和大宇造船相繼放棄了修船業務,全力發展造船業;而現代尾浦仍堅持以修船為主業,在從1975年至2015年的40年時間內共修理、改裝商船8200余艘,成為韓國乃至世界第一大修船企業。
但隨著造船市場的發展以及世界修船中心向以中國為代表的新興造船國家快速轉移,特別是本世紀初新造船市場迎來前所未有的興旺期,現代尾浦也開始將精力轉向發展造船業,主要承造中型集裝箱船和成品油船,其修船業務逐漸轉交給在越南的合資公司。2015年3月底,現代尾浦宣布退出修船市場,不再承接修船訂單。至此,韓國大型船企全部退出修船市場。
更為嚴重的是,不僅是大型造船企業相繼放棄了修船業務,專注于發展新造船業務,韓國的修船企業也紛紛轉向發展造船業,韓國的大中型船舶修理、改裝業務由此“失去了根脈”。韓國產業研究院2018年發表的調研報告指出,自現代尾浦退出修船市場轉產建造整船以來,韓國修船業逐漸走下坡路,能修理1萬~3萬噸級船舶的修船廠僅有2家,3萬噸級以上的船舶修理都依賴國外的修船廠。與此同時,全球逐步形成了新加坡、中國、中東、西歐四大修船中心,韓國修船業則日益式微。
對此,韓國產業研究院呼吁,韓國造船企業和修船企業都應對修船業給予重新重視。而國際業界人士也對韓國提出過相關建議。2015年3月,時任英國勞氏船級社(LR)首席執行官(CEO)的Richard Sadler指出,韓國造船企業的船舶建造技術水平位于全球第一,但韓國造船企業只專注于建造工程,而忽視維修領域的的售后市場(After market),需要提高對此的關注度。他表示,船舶的平均壽命為20~25年,不過,韓國造船企業只專注于平均3年保證期間的維修服務。事實上,無論是市場景氣與否,船企在船舶維修市場上都應實施最起碼的投資。如果韓國造船企業也提高售后能力,那么未來30年間,就不必太擔心“飯碗不?!?。如果韓國造船企業針對從船舶設計到維修等全過程實施數據化后管理,甚至還可以進一步提高新造船的接單競爭力。
機遇:市場需求不斷增長,船舶及海工維修改裝“有金可淘”
修船產業是進行船舶維修、改造、翻新、保養等的產業活動,以船舶外部修理以及內部修理和改造檢測等為中心,與海運船舶管理、船用設備器材、機械、鋼鐵、電氣、電子等多個上下游產業領域有關,是涵蓋制造業和服務業、可以直接或間接創造附加價值的產業,同時也是勞動密集型、技術密集型產業,能夠促進生產和就業。
據克拉克森的數據,全球商船船隊規模在2006年4月達到10億載重噸,此后以5.4%的年復合增長率增長,到2019年年初達到19.8億載重噸,當年5月初更是突破20億載重噸,在短短13年的時間翻了一番,預計到2033年將增長至30億載重噸。這些船都需要定期維修保養。
此外,隨著海洋工程裝備市場的發展,大量的海上石油鉆井平臺、采油平臺、浮式生產儲卸裝置(FPSO),以及與海洋工程密切相關的海工輔助船、大馬力拖輪、挖泥船、起重船、打樁船等高附加值船舶產品,都需要維修保養,且修理價格比普通運輸船舶每噸高出約1000美元,其維修保養也成為修船企業市場拓展的新領域。
近年來,國際海事組織(IMO)不斷出臺環保新規,環保船舶改裝、改造市場正在全球范圍內擴大,特別是對船舶脫硫裝置、壓載水處理裝置等的改裝需求不斷增長,這使得當今的修船業早已不局限于傳統的維護、保養和修理,還包括高附值船舶改裝、改造。據悉,僅船舶脫硫裝置、壓載水處理裝置的改裝市場規模在2019年至2024年年均最多可分別達到60億美元和20億美元的水平,傳統船舶修理市場年均規模也將在50億美元左右,而同期海工裝備維修、改裝、改造市場年均規模將達到53億美元至61億美元的水平。
行動:政府企業攜手推進打造全球修船中心欲“鴛夢重溫”
船舶及海工維修、改裝、改造市場前景可期,加上全球新造船及海工市場陷入長期持續低迷,而韓國造船企業生產設備、勞動力大量過剩,韓國造船業近年來又將目光重新轉向修船市場,希望將船舶維修、改裝、改造業務作為增加收入、安置轉移造船海工過剩設備和勞動力的一種方式。同時,韓國業界也希望將修船業重新打造成令韓國“引以自豪的產業”,使韓國成為引領全球修船業環保化智能化的中心。
三星重工此前就曾表示,計劃進入修船市場,提供項目管理和運行維護服務; 2016年9月,韓國工程公司GAS Entec又表示,將與韓國江南造船集團(Kangnam Corporation)和STX造船海洋子公司Goseong Offshore & Shipbuilding合作,在釜山共同建立一家LNG運輸船修船企業。新公司將結合韓國江南造船集團在修船方面的豐富經驗、Goseong的一流設施和GAS Entec的LNG工程能力,將業務擴張至日本LNG運輸船維修市場。
韓國業界人士建議,為了克服數字信息系統缺乏、人力資源老齡化嚴重、設計力量不足等問題,韓國需要對修船產業進行高端化支援。對此,韓國航運、造船等相關產業集聚區所在的慶尚南道和釜山市地方政府正聯合各方力量,加快建設環保化、智能化船舶維修、改裝、改造基地。
今年7月7日,韓國慶尚南道相關政府部門表示,慶尚南道已入選由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主管的“環保船舶修理、改造平臺建設事業”,從2020年到2022年的3年間,韓國政府將為該項目投入130億韓元(約合1053萬美元)的國家經費。
據悉,慶尚南道從2018年開始研究船舶修理、改造產業重建課題,并在調研的基礎上制定了“環保船舶修理、改造平臺建設事業”的詳細計劃。這個旨在重建慶尚南道修船業生態系統的項目總投資216億韓元(約合1750萬美元),除了韓國中央政府投入的資金外,慶尚南道將在未來的3年內為該項目提供86億韓元(約合697萬美元)的經費。
該項“環保船舶修理、改造平臺建設事業”的詳細計劃為:以大中型船舶的維修改裝為對象,推進建設環保修理改造支援中心,購置包括船體表面清掃自動化裝備等在內的提高修理改造工程效率的支援裝備、包括真空式清掃車在內的防止和消除在船舶修理改造過程中產生的環境污染物質擴散的清潔設備,以及為修理改造領域的技術開發和企業提供支援等。
通過該項目的實施,慶尚南道的修船企業有望通過租賃高效率設備,節省人工費、設備使用費等確保成本競爭力,同時通過消除船舶修理改造過程中產生的環境污染物質,防止擴散,環保地進行施工。
慶尚南道產業革新局長金泳三表示:“我們計劃通過推進該項目,把修船業培育成在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依然堅固的新造船產業的補充產業,不僅能增加地區船舶修理、改造企業的銷售額,還能吸引相關企業入駐,為停滯不前的地區經濟注入活力?!?
業界人士表示,隨著韓國有關促進環境友好型船舶開發及普及的法律生效,以公務船為中心,韓國正在不斷推進環保船舶的建造和引進,預計對階段性進出韓國的船舶的限制范圍也將擴大。這也將為慶尚南道的“環保船舶修理、改造平臺建設事業”創造市場機遇。為此,慶尚南道正在集中力量建設LNG加注設備試驗認證中心、LNG加注傳輸系統測試臺,培育LNG專業化設計人才,打造環保型LNG產業鏈。
而在此前的5月7日,韓國釜山市就表示,在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主管的2021年度智能特性化基礎建設項目中,釜山市的“智能修船產業基礎建設支援事業”入選。從2021年到2023年的3年間,韓國政府將為該項目投入52.8億韓元(約合428萬美元)的國家經費。
韓國的“智能特性化事業”是指靈活運用地區擁有的核心資源和力量,使地區產業成為高端化、多元化的事業。
釜山市的“智能修船產業基礎建設支援事業”的總工程費用達77.6億韓元(約合629萬美元)。為了推進地區內的修船產業智能化,除了韓國中央政府投入的資金外,釜山市將在未來3年內為該項目提供24.8億韓元(約合201萬美元)的資金。
在修船產業領域,釜山市雖然擁有優秀的技術能力和有利的發展條件,但近年來在與中國、新加坡等海外修船產業對手的競爭中陷入了停滯。釜山市計劃通過“智能修船產業基礎建設支援事業”,對地區修船產業的企劃、營銷、設計、作業計劃、修理作業、檢測、認證、數據化運營管理等全過程進行支援,促進其邁向高端化和多元化。
釜山市在釜山科技商場主管,以及韓國中小造船研究院和韓國船舶修理協同組合的參與下,將與地區所在的韓國成套設備工程協同組合、韓國船級社(KR)、釜山港灣公社(BPA)、地區大學(韓國海洋大學、釜慶大學)等相關機構建立合作體系。
韓國業界普遍預測,“智能修船產業基礎建設支援事業”的推進將取得明顯的成效。從2021年到2023年的3年間,通過“智能修船產業基礎建設支援事業”,釜山市將推進修船聯合裝備活用協作平臺建設、擴充環保噴砂及廢砂回收等先進設備并提供檢測和認證等技術支持、為吸引青年人進入而運營船舶修理專業培訓項目、為開拓營銷新的海外市場提供支援等計劃,預計將促進釜山地區修船產業銷售額增加、直接或間接創造就業崗位。
據了解,韓國相當數量的修船廠集中在釜山,主要修理3000載重噸級以下船舶,大部分為中小企業和私人企業,分別占到37%和59.3%,其修理的船舶中,遠洋漁船占28.7%,沿岸漁船占16.7%,一般貨船占21.3%。
釜山市相關人士表示:“最近,釜山市影島區的經濟基礎型新政項目正期待產生協同效應。通過此次工程的建設,集中了韓國80%的修船產業的釜山地區,將在第四次產業革命時代再次成為引領修船產業智能化的中心?!?